请输入关键字
石窟
专委会
“《石窟寺研究》出版十辑”座谈会专家发言摘要
时间:2021.05.15

专家发言摘要


黄克忠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石窟寺研究》在石窟寺和遗址考古、科技保护有所进步,尤其发表在刊物上的石窟寺考古成果获得了考古学界和业界普遍的赞扬,这代表了当代的石窟寺研究水平。这是石窟寺交流的良好平台,也是编辑部辛勤耕耘、付出心血的结果。

这本辑刊物的特点我认为是研究二字,中国考古学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石窟寺成果也应在论文中得以体现:例如石窟寺考古中运用的数字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无人机在测绘信息收集的应用,以及近期全国石窟寺调查的成果等。对于创作出石窟寺考古与保护相结合的文章的单位或人员,要积极对其约稿。此外,增加石窟研究的评论和动态栏目。


杨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宿白先生是中国石窟寺考古研究的奠基人物。他认为,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内容和方法有四个研究程序,对于今日研究仍有启发意义:对石窟寺遗址作忠实、客观和科学地整理记录,达到一旦石窟寺全部毁废后,能根据记录基本上恢复其原貌之标准;洞窟造像壁画的类型组合与题材研究;分期分区的研究;关于社会历史的、佛教史的和艺术史的综合研究。

虽然第四个最容易出成果,但第一个程序是前提和基础,《石窟寺研究》作为刊物可以促成这样的工作,同样会有一大批研究成果出来。


温玉成

(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员)

在旧中国,石窟寺已经引起学者重视,但其是纳入美术史的学科体系。当它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北大历史系阎文儒教授1957年开授《石窟寺艺术》课程开始。另一位奠基是宿白先生,他将类型学等考古学方法引入石窟寺艺术的研究领域。

中国石窟寺数量最多、延续最久、内容最丰富,其中中国化是石窟寺研究的重要课题。其成因一是佛教造像与祖先崇拜的结合,可以昙曜五窟为代表,二是佛教造像与儒家忠孝观念的结合,可以宾阳洞、奉先寺为代表。石窟寺研究目前只有《敦煌研究》一个对口期刊,严重限制了本学科成果的及时刊布,如果能够再营建《石窟寺研究》这个阵地,必将有效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刘曙光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

首先祝贺《石窟寺研究》十辑的出版。作为石窟寺研究的学术阵地,基本达到了我们的初心。石窟寺研究和保护所遭遇的问题,让我们看到,目前从宗教角度搞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需要关注佛教本身,可以在刊物的板块设置上发力,引导学者补上短板。

《石窟寺研究》需要建设学习型、专业化的编辑部,希望能摆在《石窟寺研究》将来发展的重要位置。


王邦维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

石窟寺近期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而关注石窟的原因就在于,石窟不仅是实体,还是一种文化现象,牵扯到文化发展、宗教信仰和社会活动。《石窟寺研究》要提升质量,第一可以拓宽内容,比如介绍中亚地区的石窟、动态性的研究文章。第二,刊物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助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多与研究机构和学者交流合作。


刘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去年,石窟寺受到很大的重视。总书记两次来到石窟寺,孙春兰副总理出席全国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座谈会并讲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专门的石窟寺保护文件。我国的石窟寺资源丰富,在保护和研究工作上,数字化应用大有可为。 随着考古资料越累越多,检索能力跟不上时,数字化就能助力研究。石窟寺研究需要核心期刊,科学出版社坚持多年,坚持学术引领,值得赞扬。


李静杰

(清华大学教授)

首先祝贺《石窟寺研究》十辑的出版。我想提出一些编辑上的建议,第一,审稿方面,存在时间长而导致投稿流失的问题。第二是稿源问题,要加强国际化文章的收录。第三,面向国外的研究作品较少,这与国内石窟寺界内很少有研究国外的学者有关,《石窟寺研究》编辑部可以组织翻译一些有价值优秀文章。第四,艺术类的文章也可做收录,应用艺术史与考古学结合可以解决更多观念问题。


朱小南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长)

宿白先生提出的石窟寺考古学方法,在石窟调查的实际运用上,并不不局限于石窟,所有文物调查都可以适用。古建筑保护开展前期工作时运用考古学方法,让工作更加专业,也使成果越来越多。希望通过《石窟寺研究》来促进这一想法的实践。


汪万福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

希望《石窟寺研究》能够发展成为季刊,及时反映最新的石窟寺研究成果。同时在内容板块上,丰富刊物内容。《石窟寺研究》作为龙门石窟研究院主办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做好编委会工作,办好这一刊物,也将是龙门石窟研究院新的发展机遇。


王雁卿

(云冈研究院考古研究室主任)

《石窟寺研究》是石窟寺工作者做洞窟调查和研究的案头必备。记录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有了研究才能更好地准确地做记录。边疆地区的石窟寺考古研究需要更多的重视和关注。《石窟寺研究》是石窟寺科研工作者发表学术成果的一个高质量平台,希望该辑刊越办越好。


李志荣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石窟寺研究》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各位专家的发言,是对宿白先生学术思想和方法论的重申和继承。在当前石窟寺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学术界迫切需求、石窟寺考古实践广泛开展的背景下,依托于石窟专业委员会和龙门石窟研究院的《石窟寺研究》升级为期刊已迫在眉睫,并正当其时。升级后的《石窟寺研究》要更立足扎实的基础工作,当仁不让地成为反映石窟寺考古基础工作的阵地;成为石窟寺考古领域的不断思考和进步的方法论、技术、学术的引领者;变成宿白先生学术遗产的继承者和发扬着。希望高亮突出对石窟寺考古基础工作的关注。升级为期刊之后,编委会同志会全力以赴努力工作。


王瑞霞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理事、青州市博物馆研究员)

国家对石窟寺研究的重视,不单单停留于石窟寺本身的层面,更着眼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层面。在这种大环境下,把我们的辑刊变成期刊,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优秀稿源对于优秀平台的要求也是非常迫切的。同时建议《石窟寺研究》设置多样性的栏目,如小型石窟的调查、新的研究动态等。最后希望能为《石窟寺研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彭斌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石窟寺研究》的出版,将成为石窟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办期刊最重要的就是讲时效性,依据现在的体量建议首先调整为半年刊,其次在稿源质量方面要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加强编委会建设,由编委会主导辑刊的学术水平,实行编委责任制。例如每名编委在任期内要投一篇稿件、组一篇稿件、审一篇稿件。继续坚持双匿名审稿制,保持辑刊的学术水平,最后建议通过栏目建设、组织学术论坛等方式来增加辑刊的可读性。


王旭东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石窟寺研究》编委会主任)

座谈会上各位专家学者的提议对推动石窟寺研究学术领域的工作非常有启发,在这个领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研究者,前辈们不畏困难,开拓前行;后辈们再接再厉,传承好石窟寺的研究,这使我们看到了《石窟寺研究》未来发展的希望。其次,这个学术领域正在逐渐形成一套新的技术理论,这给予了我们办好辑刊的信心。而十年来《石窟寺研究》十辑的出版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很多经验,为石窟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石窟寺的研究工作上,石窟寺考古是一切研究工作的基础,要从石窟寺的考古工作抓起,希望未来石窟保护管理机构能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交流,广泛聚集各方专家人才推动石窟寺的考古工作,我对《石窟寺研究》的未来发展充满期望。